生产能力接轨世界水平 2005年1月,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。上海船用曲轴公司经过多年试制,成功攻克了曲轴制造难关,试制出了中国根8.5米长、约71吨重的船用半组合曲轴,完成了我国低速机曲轴的自主研发,实现了“零”的突破。如今,随着技术的发展,中国制造的曲轴已经漂洋过海,出口他国。的德国4250箱集装箱船主机也用了中国的船轴。船用曲轴因此也成了上海电气临港基地的一个代表性的成果。 在成功生产出我国的根船用曲轴后,这群年轻人并没有在成绩面前洋洋得意,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。相反,他们不断革新技术,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。 船用曲轴体积大,重量大,加工精度却很高,所以红套时候的程度,直接关系着后道曲车加工的难度和速度,而且曲轴红套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,一旦角度或者伸出量出错,就意味着可能整个曲轴就此报废。 如何才能在保质的情况下,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根曲轴?为了攻下这个难关,王振宇带着全组12名员工在摄氏几百度的曲拐边一待就是几个小时,反复的测量,反复的比对,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裳,高温染红了他们的面颊,他们却毫无怨言。 终于,红套技术取得了质的飞跃。“以前1个半月的红套时间,如今只要3天就可以完成了。”尽管时间缩短了,但是质量并没有因此“缩水”。在他们的努力下,曲轴公司至今生产的200多根曲轴均未出现过红套失误的情况。 今年1月15日,是上海船用曲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军永生难忘的日子,因为,就在那天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了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制造基地视察,并参观了船用曲轴公司。 当胡总书记听到上海电气生产的曲轴填补了国内空白,结束了我国船用曲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时,他首先对上海电气人研发的这一成果表示祝贺,并说道:“曲轴是船舶的关键,为造船业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。你们要生产出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,推动我国由‘造船大国’向‘造船强国’迈进。” “要把临港基地建设成世界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制造基地。”冯军说,胡书记的激励犹在耳边,将鼓舞着电气人不断奋发,朝着目标不断前进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